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4卷  第1期

专家述评
肝脏动态流域学说与恶性肿瘤靶域切除技术
刘荣, 王子政, 王兆海, 汪洋, 赵国栋
2023, 44(1): 1-5.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1
摘要(306) HTML (40) PDF(30)
摘要:
传统肝脏分段解剖方法是目前肝脏恶性肿瘤切除技术的理论基础。随着对肝脏解剖学理解的加深,肝脏动态流域学说的提出将肝脏解剖方法从传统的静态树干型向动态流域型转变。在肝脏动态流域学说指导下,笔者提出肝脏恶性肿瘤靶域切除技术,该技术有别于解剖性或非解剖性肝切除,不强调按照人为设定的肝段解剖进行切除,而是以病灶和可能存在浸润和转移流域为导向,结合肝脏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决定手术切除靶域。
临床研究论著
慢性肾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肾不适当用药分析
王瑾, 刘悦, 高奥, 李晨, 陈孟莉
2023, 44(1): 6-10, 16.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2
摘要(218) HTML (54) PDF(15)
摘要:
  背景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和不适当用药等原因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减少CKD患者不适当用药,预防ADR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CKD患者ADR的发生特点和肾不适当用药(ren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RIM)的发生率,为CKD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2009 - 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病科上报的ADR报告,统计患者基本情况、CKD分期、药物种类、ADR累及系统和器官等,并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评估ADR报告中RIM的发生情况。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9例CKD患者的ADR报告(严重ADR报告93例),男女比例为1.18∶1,以40 ~ 59岁ADR例数最多。引发ADR频次较多的为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药物。累及系统-器官共849例,主要涉及胃肠道系统损害156例(18.37%),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139例(16.37%),全身性损害107例(12.60%)。ADR报告中共发现61例(9.69%)RIM,涉及严重ADR报告19例(31.15%)。RIM发生频次最高的药品和RIM涉及严重ADR最多的药品均为左氧氟沙星。  结论  CKD患者ADR涉及药物品种较多,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部分ADR与RIM有关,应加强CKD患者用药监测,减少肾不适当用药,尤其关注抗感染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并谨慎使用肾毒性药物。
基于IBM-SPSS与机器学习的logistic回归对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发生多重耐药关联因素的分析方法比较
范帅华, 郭伟, 林金兰, 吴圣, 郭军
2023, 44(1): 11-16.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3
摘要(174) HTML (54) PDF(24)
摘要:
  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机器学习的模型开始在临床中初步应用。  目的  分别使用基于SPSS 26.0的logistic回归与基于机器学习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分析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MDR-KPN)的关联因素,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20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病例254例,包括MDR-KPN 168例和非MDR-KPN(敏感菌株)86例,用两种不同的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基于SPSS 26.0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有肝病、感染前3个月内有胸腔穿刺史、感染前3个月内有动脉穿刺史、感染前3个月内气管插管史是发生MDR-KPN院内感染的独立关联因素。LR模型分析显示,气管插管是发生MDR-KPN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关联因素,前5位的关联因素为气管插管、基础肝病史、年龄18 ~ 49岁的人群、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中心静脉置管史。  结论  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MDR-KPN院内感染关联因素具有一定的吻合度,提示了LR模型应用于MDR-KPN院内感染预测的可行性;此外LR模型有高效、便捷、准确率可量化的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可能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误诊的临床分析
李杨, 马玉宝, 李婉君, 张家堂
2023, 44(1): 17-22.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4
摘要(196) HTML (107) PDF(13)
摘要:
  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fection,LMI)常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类似,极易误诊。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我中心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LMI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我中心收治的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LMI患者,总结患者的误诊情况并分析原因,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内外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LMI误诊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我中心共收治7例中枢神经系统LMI患者,均以发热、头痛为主诉就诊,部分患者伴呼吸衰竭和意识障碍。7例均通过病原学检测确诊,但早期均被误诊。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病毒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误诊时间为(9.4 ± 4.8) d。患者多采用利福平 + 喹诺酮 + 磺胺类药物治疗,5例完全恢复,2例遗留后遗症。文献复习发现目前国内外共47例较完整的误诊患者资料,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脑脊液培养确诊。关于误诊疾病的类型,文献中以颅内感染最常见,其次为内科系统疾病和其他类型疾病,误诊中位时间11(1.5 ~ 95) d,给予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LMI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常不典型,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减少或避免误诊。
儿童胰母细胞瘤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李媛, 王军, 王建文, 柴丽娜, 冯晨
2023, 44(1): 23-27, 32.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5
摘要(121) HTML (28) PDF(11)
摘要:
  背景  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却是儿童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仅几百例,大样本研究报道更少,临床上可因认识不足而误诊或治疗方式不当影响预后。  目的  分析儿童PBL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 202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例PBL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转归等。  结果  6例PBL中,男5例,女1例;中位年龄4岁7个月。肿瘤位于胰头体交界处2例,胰体尾部1例,胰尾部2例,全胰1例;门静脉受累3例,脾静脉受累2例,淋巴结转移1例,肝内多发转移1例,腹膜转移1例。肿瘤分期Ⅰ期2例,Ⅳ期4例。6例均出现腹痛,2例发现腹部包块,1例早饱、消瘦,1例呕吐、食欲缺乏,1例出现盆腹腔大量积液。AFP升高3例。肿物超声检查结果:等回声4例,不均质回声1例,低回声1例,伴钙化3例。肿物CT扫描显示:高低混杂密度1例,等密度及低密度1例,低密度3例,囊实性1例,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1例。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1例无免疫组化报告,其余5例中,4例Syn阳性,1例CD56阳性,1例CD10阳性,1例AFP阳性,3例CK19阳性,2例AAT阳性,无CEA阳性。3例行辅助化疗 + 手术切除,分别随访126个月、46个月、40个月无复发;1例仅行手术切除,随访116个月无复发;2例行辅助化疗,肿瘤缩小但仍无法手术,其中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暂停治疗5个月肿物无继续进展。  结论  PBL是儿童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腹痛、腹部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FP常明显升高,超声、CT均为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治疗首选完整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有助于肿瘤完整切除和改善预后,但化疗方案的设计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研究
毕晓达, 赵娟, 刘金伟, 王倩, 司艳芳
2023, 44(1): 28-32.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6
摘要(169) HTML (58) PDF(6)
摘要:
  背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与多种眼部疾病有关。近年来,研究者逐渐重视SAHS与干眼症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利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SAHS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  方法  纳入40例初次诊断SAHS患者和30例无眼干症状、无SAHS的志愿者。分别进行睡眠监测和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HS组患者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较短,中央泪河高度较低,上、下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SAHS患者睑板腺缺失程度显著高于轻度SAHS患者(P<0.05);中重度缺氧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短于轻度缺氧患者(P<0.05),睑板腺缺失程度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阻塞程度越重、缺氧越严重的SAHS患者越容易出现睑板腺完整性的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基础研究论著
脂多糖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制及姜黄素保护作用的研究
张明月, 孙军平, 于海容, 韩欣洁, 王浚宇, 汪建新
2023, 44(1): 33-37, 42.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7
摘要(141) HTML (61) PDF(2)
摘要: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高致死率为特点的临床常见危重症,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深入研究与ARDS发生发展相关的作用机制,从而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尤为迫切。  目的  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兔ARDS模型,探讨炎症介质在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致病机制及姜黄素的保护作用。  方法  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组、模型(model,M)组、模型 + 溶媒(vehicle,V)组和治疗(treatment,T)组,每组7只。用一次性静注LPS(720 μg/kg)方法复制ARDS模型。建模后,M组经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8 mL/kg),V组经腹腔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T组经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0.8 mL/kg)。于实验后6 h,采用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肺组织IL-17、IL-22含量变化。  结果  M组、V组BALF内IL-17含量较C组增高(P<0.05),T组IL-17含量虽高于C组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V组BALF内IL-22含量较C组有所下降,而T组IL-22含量较C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V组肺组织内IL-17含量较C组显著升高(P<0.05);T组较C组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肺组织内IL-22含量较C组升高(P<0.05);M组、V组IL-22含量较C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M组、V组可见明显肺损伤改变,而T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M组、V组。  结论  姜黄素可对LPS诱导的ARDS产生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炎性浸润、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在肺气道中的产生与释放、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1例离断肢体建立异种交叉循环的初步观察
陈胜峰, 杨博尧, 管延军, 张铁元, 贾志博, 宋翔宇, 李渊源, 杨亚龙, 徐风华, 赵建文, 许文静, 张建政, 彭江
2023, 44(1): 38-42.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8
摘要(358) HTML (136) PDF(6)
摘要:
  背景  异种交叉循环在器官保存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其在肢体组织保存方面效果仍未明确。  目的  探究异种交叉循环术保存断足的效果。  方法  将因骨肉瘤行截肢手术的断肢再次处理,自踝关节上方约5 cm截断,随后将不含肿瘤的断足主要血管连接至巴马猪股动脉和股静脉,通过趾尖血氧饱和度、趾尖脉率、全血细胞计数和断足肌肉组织形态评估保存效果。  结果  成功实施了异种交叉循环术,维持断足肌肉组织正常形态超过4 h。趾尖血氧饱和度64% ~ 99%,趾尖脉率45 ~ 106/min。白细胞计数(13.3 ~ 19.7) × 109/L,淋巴细胞计数(2.1 ~ 4.36) × 109/L,血小板计数(242 ~ 1 534) × 109/L。0 h和4 h断足肌纤维形态正常,8 h断足肌纤维排列紊乱,失去部分组织形态。0 h肌间隙血管未充盈,4 h肌间隙血管有红细胞通过,8 h肌间隙血管内形成血栓。  结论  异种交叉循环术可维持断足肌肉组织正常形态超过4 h,但如何减少免疫排斥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
灯盏花素通过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促进细胞自噬保护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王娓娓, 丁昱, 王琳, 张少川, 鲍天昊
2023, 44(1): 43-49.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09
摘要(162) HTML (36) PDF(10)
摘要:
  背景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是心肌梗死血流再灌注后出现的常见临床问题,自噬在心肌I/R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通过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促进自噬减轻细胞损伤的机制。  方法  在50 µmol/L灯盏花素为最佳应答浓度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Vehicle)组、I/R组、灯盏花素处理(Scu + I/R)组和CREB抑制并灯盏花素处理(KG501 + Scu + I/R)组。通过糖氧剥夺培养方式建立小鼠心肌细胞I/R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RT-PCR测定线粒体内膜融合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和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表达;Western blot测定LC3、CREB和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  结果  MTT测定发现:相比于其他浓度,50 µmol/L灯盏花素可显著增加细胞活力,使I/R损伤心肌细胞SOD表达增加(P<0.01),MDA表达减少(P<0.01),LDH表达减少(P<0.01),ATP表达增加(P<0.01),LC3Ⅱ/Ⅰ比值增加(P<0.05),Drp1 mRNA表达减少(P<0.01),Opa1 mRNA表达增加(P<0.01),p-CREB/CREB比值增加(P<0.01)。CREB抑制剂(KG-501)可显著降低灯盏花素处理组的ATP、Opa1 mRNA表达(P均<0.01),使LC3Ⅱ/Ⅰ比值降低(P<0.05),细胞活力降低(P<0.01)。  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促进缺血心肌细胞自噬,缓解氧化损伤,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灯盏花素可能通过CREB通路调节自噬作用。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对肺癌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卢迪, 翟今朝, 葛祥伟, 周鑫, 武鹏, 马志强, 汪进良
2023, 44(1): 50-54.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0
摘要(147) HTML (42) PDF(2)
摘要:
  背景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与大多数肿瘤相比,肺癌的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蛋白质泛素化是翻译后修饰之一,以不同的方式调节许多的细胞过程。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39,USP39)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肺癌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索。  目的  构建USP39稳定过表达的人肺癌A549细胞系,观察USP39过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方法  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USP39稳定过表达的A549 USP39细胞系,并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SP39过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USP39过表达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549 USP39稳定过表达的A549细胞系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克隆形成实验表明USP39稳定过表达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显示USP39过表达可显著增加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USP39稳定过表达的A549细胞系,并初步验证USP39过表达与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相关。
军事医学研究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军事训练伤相关研究热点分析
李晓芳, 高远, 皮红英
2023, 44(1): 55-63.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1
摘要(109) HTML (29) PDF(9)
摘要:
  背景  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部队官兵训练表现、整体健康和战备状态,是全球军队的关注重点。随着我军全面掀起实战化练兵热潮,训练强度大幅提升,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居高不下,如何高效防治军事训练伤是我军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的  探讨外军军事训练伤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和热点,分析研究进展和趋势,为提高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  以1996 - 2021年度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期刊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网络图谱分析。  结果  共筛检出文献771篇,析出关键词556个,18个聚类,突现词28个,59个主题类别。军事训练伤相关研究发文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军事训练伤害数据持续监测,单兵在负载承重情况下的身体表现、损伤相关症状,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损伤风险预测等。军事训练伤研究显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涉及体育科学、骨科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手术、工程技术等。社会网络分析显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军事训练伤研究能力较强,高产作者群尚未形成。  结论  军事训练伤研究应强调伤害数据的可持续性,重视损伤研究的长期性和连贯性,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从而实现有效预防伤害的同时提高军事人员的绩效表现。
综 述
去细胞神经移植物重建面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史旭东, 陶丙岩, 刘羽阳, 王玉, 张军
2023, 44(1): 64-67, 73.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2
摘要(103) HTML (40) PDF(3)
摘要:
面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类型之一,面神经缺损的重建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近年新兴的神经修复材料,去细胞神经移植物已应用于面神经修复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去细胞神经保留的基膜结构和细胞外基质除支撑作用外,还可以招募细胞或诱导细胞分化。去细胞技术的改进可以使神经移植物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组织相容性。本文对去细胞技术和去细胞神经在面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佳新, 张春阳, 肖漓, 韩志海
2023, 44(1): 68-73.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3
摘要(116) HTML (48) PDF(5)
摘要:
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员之一,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BMP9在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和维持血管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BMP9与肺部疾病存在密切关系,BMP9及其信号通路在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BMP9 及其信号转导过程,以及BMP9在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癌以及其他肺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口腔种植体新材料的研究进展
单验博, 乔波, 杨烁, 何鑫, 赵立升, 温宁
2023, 44(1): 74-78, 85.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4
摘要(85) HTML (41) PDF(10)
摘要:
自骨结合理论提出以来,种植义齿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之一。目前,钛及钛合金材料凭借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骨结合能力成为最常用的种植体材料,但临床应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口腔种植体材料在理化特征和生物性能方面均得到优化,有望进一步提高种植体修复成功率。本文选取5种具有代表性的口腔种植体新材料,针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种植领域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启发。
CD133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荣耀, 唐明政, 张癸乾, 赵夏爽, 蔡辉
2023, 44(1): 79-85.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5
摘要(165) HTML (55) PDF(7)
摘要:
CD133是著名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标志物之一,还是一种能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分子,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耐药等过程。CD133蛋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低氧状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特性能力和耐药性的增强。本文从CD133影响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缺氧调控、介导EMT过程、免疫微环境、调控通路、靶向治疗等方面分析CD133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探讨CD133作为CSC标志物的争议,总结了其调控肿瘤细胞的机制和作为肿瘤新型潜在靶点的价值。
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建立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姜伟乾, 陶然, 许育健, 张聚磊, 韩岩
2023, 44(1): 86-91.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6
摘要(170) HTML (65) PDF(17)
摘要:
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研究、药物检测、临床前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皮肤鳞癌小鼠模型种类、建模方法、优缺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科研探索提供参考。
肠道类器官的实验研究进展
徐航晨, 王毓国, 窦永起, 付本升
2023, 44(1): 92-95, 63.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7
摘要(120) HTML (56) PDF(7)
摘要:
类器官是由多能干细胞或成体干细胞衍生而来的三维组织结构,具有多细胞性和功能性,可以在体外再现活体器官或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借以探测干细胞潜力,被誉为“临床前模型”。肠道类器官是将分离后的肠道隐窝置于基质胶中,培养成具有肠道上皮样结构的微型空心球体。肠道类器官的构建,为肠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使研究者对器官生长成熟和疾病发生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药物筛选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有力证据。
个案报道
腰椎椎管内外生骨软骨瘤1例报道
平勇, 任博文, 陈萍萍, 朱守荣, 刘建恒
2023, 44(1): 96-98.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8
摘要(82) HTML (31) PDF(11)
摘要:
垫式螺旋扩弓器治疗1例儿童恒切牙反合并重度牙周损伤的疗效观察
温丽, 李锐, 王莹, 梁媛媛, 常平
2023, 44(1): 99-101.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23.01.019
摘要(28) HTML (9) PDF(2)
摘要: